独立理财师在替客户谋划未来的财富投向时。或者是高净值人士例如李嘉诚这样的富豪在选择未来的产业汇集地点时,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问题:未来十年或几十年,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
那么,中国经济能否会维持7%左右的增长?是否会比美国更有前途?
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或许会有不同的结论。这里,一位学者雷思海从中美所处的不同的信用创造周期,来论述了这个问题。其实是用通俗的语音讲了宏观经济的一些研究观点。小编比较认同,与独立理财师朋友们共享。
中美所处的信用周期完全不一样
判断一个经济体的前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就是它所处的信用创造周期,到底在什么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信用创造周期,与美日等发达国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信用创造周期处于44年来的大顶重压之下。
1971年8月,由于金汇兑本位的解除,发达国家信用扩张缺少了一个关键的制约,内外信用扩张都肆无忌惮。发达国家借钱从国内借到了国外,比如外国人持有美国国债的近40%。总体上,发展中国家是外国国债的净买家,如中国现在持有1.2万亿左右的美国国债。
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借了很多钱,来扩张其信用。而发展中国家落后的金融效率,则制约了信用的扩张。
这让发达国家的整体负债,达到了顶峰。这是一个近50年的累积的债务顶峰,因此,发达国家整体去杠杆的过程会很长。
极端的如日本,当前国债高达GDP的230%左右,利率提升一个点,仅国债负担就增加约2个百分点,很要命;美国也在也面临着这个问题,虽然采用新的GDP统计方法,可以做大GDP基数,提升发债上限,让外国投资者继续有信心借钱给美国。
GDP基数可以虚增,但债务还本付息是真实的,这也是美国不敢提升利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目前的生产效率下,美欧日已经没有太多扩张信用的空间。
中国目前的信用创造周期,仍然处于大的上升通道。中国国内借贷还有很大的扩张空间。
目前国债只占到GDP的约40%。而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当外国人愿意储备人民币时,中国将拥有更大的向外国人借钱的能力。
因为,中国人还有很大一部分抵押物,目前并没有动用。那就是农村宅基地与土地,7亿农村人口的宅基地,如果能够用来抵押的话,可以创造约50万亿的信用;而农村的土地,撬动的信用会更大。由于历史与体制原因,这块的资产是死的,没有人能够用它从银行贷到款。
现在,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解放农村和城市的两类资产。
解放宅基地和农村的土地资产,让它活起来。这样的话,农民的信用就会得到极大的增长,它既会创造需求,也会带来投资。
国有企业改革也是如此,现在搞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将这部分死的资产合理定价,并流动起来,这样它就能抵押,产生新的信用,推动经济扩张。
30多年前的改革解放了人,这回要解放土地与资产。
这正是当前中国改革的两个重点,农村土地与国有企业。可见,中国政府还有空间,来推动经济上行。不过,中国政府小心谨慎,他们知道,最终经济的发展是要靠提升生产效率的,因此,政府提出了万众创新,推动经济转型。
相信这次改革,会带来中国经济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下的信用扩张将是良性的,它让中国进入一个新的中期信用扩张周期,继续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十年以上。这是我们预期的改革红利。
所以,不要太担心中国经济的增长,政府手里有很多牌,达到这个目标并不难,即使稍微低一点,也没大问题。
独立理财师网每周一、三、四晚19:30-20:00在YY语音上有为独立理财师提供的展业辅导直播,演播频道80193135,欢迎各位朋友参与。
关注“独立理财师”公众微信号,回复“y”可以进入 “独立理财师”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