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靴子落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
央行加快打破刚兑步伐
11月17日下午,央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指导意见》在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统一杠杆约束以及强化资本和准备金计提等多个方面对金融机构资管业务提出了相应要求,延续了“降杠杆、去刚兑、挤泡沫、防风险”的政策监管思路,监管内容整体上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等五部委针对资管业务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其中打破刚性兑付等相关内容引发社会关注。
“新规实施后,我的理财产品还能稳赚不赔吗?收益会下降吗?”多年来一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北京白领潘女士的疑问,代表了不少投资者的担忧。
资管新规,对你我的“钱袋子”影响有多大?
打破刚性兑付能稳赚不赔吗?
提了多年的“打破刚性兑付”,这一次监管动真格的了。
指导意见强调,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凡是刚兑的金融机构将予以严惩。
打破刚性兑付,对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否还能有稳稳的收益?
其实,刚性兑付在证券、基金领域早已被打破,此次监管新规对一直存在“隐性刚兑”的银行理财影响较大。
回到9个月前
早今年3月监管层出台新规,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如果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我们该怎么办?
据年初彭博报道,央行正会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及其他有关部门,拟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意见的核心要点有:
1.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风险时,金融机构不得以自有资本进行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2. 严格禁止/限制资金池、期限错配、杠杆比例、投资标的等,降低风险,规范投资。
不止是银行理财不保本
新规中包括信托、券商、基金公司等一律在监管之列,同期监管层已将保本基金改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不再承诺保本!
一方面经济下行,优质投资标的减少,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的急速扩张,导致无力承担保本保收益的承诺。2015年全国第二大担保公司河北融投的500亿风险资产直至今天仍未厘清!
打破“刚兑”收益将下降
新规出台后,对于未达预期收益的非保本理财产品,银行将不能再将其转成表内理财,用自有资产兑现收益。一直以来,“非保本理财”同样“保本保收益”的隐性规则也将被打破!
未来理财将更多的转向净值型,即“我做出多少收益,给你多少收益”,并且由于对运作过程的严格监控,理财收益将无限向货币基金靠拢!
新规对理财有什么影响?
“收益下降、风险自担!”
您的资产需要重新配置
新规实施以后,原先预期收益型的理财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家庭主要资产配置,对于如何重新配置资产有以下建议:
1. 转向存款:短期资产以享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的存款为主,降低风险;
2. 拉长期限:固守下降的大趋势下,如果要维持较为稳健的收益,将投资期限放长至5年以上是比较可行的方案,长期的核心资产可以通过保险等方式来锁定一个稳健且较高的收益;
3. 多重配置:要解决收益下降,满足资产增值跑赢通胀的需求,最可行的方式是通过QDII、股票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等一揽子基金组合,来进行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不同标的的资产重新配置!
如今风险事件多发,优质资产难寻,对投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者应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资产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