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金融风险不可忽视,两则财经随笔,带来一些思考。
传销、洗钱、诈骗为一体的数字货币
一个月以前,我请一位奥数辅导老师吃饭,他曾经辅导过我家的孩子,让孩子受益至今。
席间我很惊讶地发现,这位相当优秀的辅导老师,放弃了老本行,在做一款马来西亚的MXX货币金融投资。
以我的眼光看,每年100%的投资回报收益,当然是传销无疑。
不过他们都强调这个投资与其他传销不同,有实体经济对应,并且可以用积分进行消费。鼓动我加入其中,投入几万,就算一年以后的回报,怎么都比存银行划算。
我自然不相信这种事情。
一个星期以后,另外一位老资格已经发财了的“前辈”,主动邀我去吃饭。在席间,给我详细介绍了这一套体系的复杂而有效的金融体系。
我对他们说,不管他中间有多少复杂的制度体系设计。这本质上,就是一个组织在发行数字货币,并且用传销拉高的手法,不断吸引别人加入其中。
而货币的发行权,只属于有军队和国家信用担保的中央银行,这种私下发行货币,然后通过传销手段拉高出货的手法,早晚都会崩盘。
当然,谁也没有说服谁。
我自然不会加入其中,他们已经赚了一些钱,自然也不相信这套体系会崩。当然,我猜测他们心里是明白的,只是侥幸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在别人接盘以后,他们自己可以全身而退。
因为还算朋友的关系,我没有和他们撕破脸,自然也没有在公众号利写出来。
只是私下提醒他们,如果能够退出来,就早点退出来,即使短时间不会崩盘,国家政策很可能很快就出手,也许在19大以后。
国家出手的速度,比我想象的来得还快。
在前面数年疯狂成长以后,ICO迎来了最终的覆灭!央行等七部委今日正式宣告:取缔ICO!公告是非常严厉的,主要的要点是:首次代币发行(ICO)本质上是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行为,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比特币是这一类货币的代表。
由于比特币的“挖矿”和互联网炒作,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比特币在过去多年来直线上涨。这启发了众多形形色色的山寨版比特币,各有各的路数,各有各的交易平台。
无论是比特币,还是其他类似的数字货币,基本上都有以下特点:
—— 匿名交易,这极大地方便了洗钱和行贿受贿、地下黑色交易的行为。
前几个月国际上取缔的“暗网”交易平台,就是主要以比特币交易。
—— 金融传销,恶意炒作。通过炒作,节节抬高价格,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形成崩盘前疯狂的指数繁殖。
—— 大量境外交易,脱离监管,转移中国财富。
实际上,这些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大部分服务器都位于海外。不仅通过这些平台转移国内资金,还把国内参与者的资金,转出海外。
一旦崩盘,大量投资炒作者血本无归。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10多万人参与ICO。
另有数据称,目前国内已经有200万人在玩ICO。我倾向于后者的数据,仅仅是在桂林,我认识的人中,参与的就有好几位。而且劝我加入其中的,竟然也有不少,可见其泛滥程度。
据统计,整个ICO市场市值比很多国家的货币总和还多。超过了上万亿人民币,而中国政府宣布取缔ICO,一下子招来了国际上的疯狂骂声,在一些国外论坛的截图上:“Fuck China”简直就是铺天盖地。
没错,就在这些金融诈骗道具正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央行及时出手了。
在酿成更大灾难之前,及时阻止了火灾的蔓延,而其后果,只能是玩火者自焚。
ICO拥有金字塔传销的全部特征,它要求不断有后来者进入市场推升价格,前面的人寄希望后面的人接盘,而这些货币,既没有实际资产对应,也没有国家信用背书,本质上没有任何价值。
实际上,无论是设计者、炒家、参与者,经过这些年的传销集资洗礼,都明白这种庞氏骗局的金融传销游戏,迟早会崩盘的。
只是大家都侥幸自己不会是接最后一棒的,所以这形形色色的ICO市场,才会得以如此蓬勃发展。
可以肯定,ICO禁止之后,还会有新的金融传销工具出来。
而比特币并不会消失,它仍然可能会在国际黑市上流通。而我们普通人能够做的,就是远离一夜暴富的不切实际的迷梦,踏实工作,老老实实挣钱。
请记得这句话,“你贪的是未来的利息回报,他要的是你的本金。”
无论是国内的e租宝,还是国外的种种传销金融,凡是承诺的利息高于中国GDP增长率的,皆为骗局。
日韩经济风暴眼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正在中美之外的几个国家上演,特别是日本和韩国。
我之前分析过金融危机,一直在思索风暴眼可能在哪里,现在看来,已经比较清晰了,主要是韩国日本以下几类公司:
—— 韩国的汽车公司,特别现代汽车公司,随着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的下降,将会逐渐被边沿化,在全球竞争中落伍,之前的巨大投资,可能会成为沉重的财务包袱。
而其可能最好的结局,可能是被中资收购,或者分解以后中美分而食之。
—— 韩国乐天公司,以及相关的依赖于中国游客消费的公司,由于‘萨德的部署’,中国将会进一步收紧绳索。这一类公司很难挺过这一轮寒冬。
—— 日本的显示产业,目前已经奄奄一息,最后的JDI已经在大幅度裁员,迎接它的命运,很可能就是和夏普一样,被中国收购,产业转移中国大陆。
—— 日本的电子产业,sony公司逐渐沦落为华为、vivo、小米、海康威视的高级配套商。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普及,对数码相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的需求会有所降低。
—— 日本的产业利润,将会越来越集中在汽车和汽车配件上,而日本的品牌,不足以和德国竞争,一旦中国逐步转入电动车产业,日本的传统汽车技术优势,将会逐渐失去。
—— 日本众多产业巨头,诸如松下、东芝、日立、NEC、Sony,都会岌岌可危。
—— 台湾的电子配件公司,将会遭遇大陆的冲击,不过台湾的很多产业已经转移到内地,影响不会那么致命。
—— 货运和海洋船舶制造,韩进货运去年已经破产,而韩国的海洋船舶制造,还在持续被中国抢订单。
这样算起来,中美已经有一定的默契和心照不宣,如果一定有金融危机,先牺牲一群小鬼再说。
如果再经历一轮大公司破产并购潮,中美巨头都会从中吸收不少血液。
与此同时,中美都在给自己的大企业提供输血,不仅政策放宽,而且中国还通过环保处置,为大型正规企业提供利润成长的空间。(限于时间,后续再展开做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