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富人险”是媒体流行的说法,实际上是对高净值人士购买大额保单的统称,是仅仅从保费金额或保险金额上的一个定义,且对此并无统一标准,保费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根据贝恩发布的《2013年私人财富报告》,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首要财富目标,从两年前的“创造更多财富”转向“财富保障”,约有三分之一的高净值人士已经开始考虑财富传承,而这一比例在超高净值人士中更高,达到了接近二分之一。随着高净值人群日趋成熟和理性,关于财富保障及财富传承方面的需求将逐步释放,而保险作为一种成熟的财富保障和传承工具在发达经济体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价值也将逐步被国内富人所认可。
但目前国内的保险产品服务和配套环境能满足高端人群的需求么?一些媒体所宣传的通过保险避债、避税、避纠纷、避曝光是否真的如此?
避税避债颇受关注
首先来看看富人最为关心的税收问题。一个常见的论点是通过保险可以提前规避将来有可能开征的遗产税。我国曾经在2004年制订过一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该草案的要点是遗产税起征点为20万,遗产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10%-50%,保险金不计入应征税遗产总额等。虽然该草案从未正式颁布,但也因此引发了富人们许多担忧。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或案例中,也有过对保险金和遗产关系的意见,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批复》,人寿保险金是否列入遗产,取决于其是否指定了受益人,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则要列入遗产。即,保险金是否列入遗产,要视情况而定。
在所得税方面,《个人所得税法》对保险赔款免税做出了明确界定,第四条第五款:保险赔款免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对于保单的其他利益,如满期金、红利、账户价值增值,在法律上比较模糊,在司法实践中也不统一。例如保单红利没有归于《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的免税范围,但目前税务机关在实践中并未对保险红利统一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次,关于保险的“避债”功能。是不是只要将资金转换成保单,就可以高枕无忧、避免债主追偿?恐怕没这么简单。只能说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保单可以降低投保人的债务风险。例如,投保资金的来源须是合法的个人收入,如工资、分红等,而不能是非法所得。另外,投保的险种最好是长期的人寿保险(保障型的寿险保单一般不会被轻易强制退保),而如果投保的是投资型险种,如投连险,则很可能被认定为投资资产而被用来清偿债务。
最后,受益人一般选择子女会比较有利,如果受益人是本人或者配偶,发生债务追偿时,被追偿的可能性比较大。所谓的保险“避债”功能,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
保险可以传承财富
另外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是财富传承。目前国内可选的财富传承工具不多,最常见的为赠与和遗嘱。对于赠与,一旦赠与完成后,赠与人就失去了对资产的控制权,例如父母给予子女过多的财富,将会导致子女失去奋斗动力等。遗嘱是一种传统的财富分配方式,但遗嘱的订立过程蕴含较多风险,如遗嘱的真实性、是否能严格执行、公证遗嘱导致的资产曝光等。因此,如果家庭情况复杂,在使用遗嘱方式时一定要慎重。
相对欧美国家流行的家族信托工具,由于国内相关法规不完善以及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而保险,作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工具,可以灵活指定多个受益人,也可指定受益的份额、顺序,还可指定受益的时间,还有第三方的受托人和执行人(保险公司)等,再加上前面提到的降低税负和债务风险的优势,导致保险目前在我国成为部分实现国外家族信托功能的一种替代品。
综上所述,保险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确实能够起到减轻税负、降低债务风险以及实现财富分配和传承的目的,但由于我国对保险等金融资产的相关法律和解释还不是很完善,导致保单的各项利益、产权界定、法律实践还存在模糊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再加上高端客户身份的复杂性,如持有外国身份,从而受他国法律约束,更增加了判定的难度。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判定只要是保单就能免税、避税、避免财产纠纷,而是要根据客户的情况以及所购买的保单来具体分析。必要时可能还需要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协助。
独立理财师行业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逐渐向全球扩展。当前,中国面临经济转型,金融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理财师离开金融机构,独立为客户提供服务。独立理财师网www.9icfp.com聚合的就是这些有梦想,有独立理财能力,持有各领域从业资格、AFP、CFP、CPB、ChFP、CWM、CFA等证书的独立理财师们。独立理财师网帮助为从保险理财师,证券投资顾问,银行理财经理等理财相关岗位独立出来的金融从业者提供持续培训、特色产品、会客环境、沙龙支持和展业平台,帮助大家建立专业事业,获得持续收入,成功的享受高价值独立人生。
更多信息请关注公众微信号:MDRT-CFP-CPB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