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金融圈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银监会关于打破刚性兑付的说法了。银监会提出,要规范理财和代销业务,规范销售行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和揭示风险,严格落实“双录”要求,做到“买者自负”,切实打破“刚性兑付”。
“买者自负”本来是购买金融产品的基本原则。但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自身信誉,大部分大型金融机构,都事实上在执行“刚性兑付”。所谓刚性兑付,一般是指金融产品到期后,即使产品不能如期兑付,金融机构都至少返还投资者本金。
刚性兑付对于理财行业初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刚性兑付的存在,使得普通投资者敢于购买理财产品,令行业迅速发展壮大。
但是,到了今天,刚性兑付的缺点日益凸显。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既然什么产品都能兑付,投资者就没必要关心产品本身的风险,可以纯粹只追求收益率。这导致了理财市场的乱象,机构也好,理财师也好,给客户介绍产品只强调收益率,不提风险。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见顶回落,金融风险日益凸显。从前年开始,债市、信托等产品陆续打破刚兑,现在终于轮到了银行理财产品。
这项政策对于资产配置有何影响?
银行理财产品,一直被当做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出现在资产组合中。这个低风险实质上就是通过刚兑来保障的。一旦刚兑打破,风险上升,那么银行理财产品将出现大幅度分化。那些风险高、收益低的理财产品,将会被市场所扬弃。而银行理财产品,整体可能将失去之前扮演的防御型资产的地位。
我们都知道,资产组合就像足球队,要有前锋、中场和后卫的配置。前锋属于进攻型资产,一般配置于股票类和其他的高风险高收益类型的资产。中场是平衡型的资产为主,一般是债券类、黄金、外汇等资产。而后卫,则担负着抵御风险的重任,一般配置于国债、银行理财产品、万能险等。
当银行理财产品不再有刚兑,后卫线的配置就只能集中于国债和万能险了。国债有着国家信誉担保,万能险因为有最低保证利率存在,这两者还有变相的刚性兑付。
此外,根据《保险法》第八十五条,保险公司因分立、合并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后解散。保险公司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外,不得解散。
根据《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或者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这就是说,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是可以破产的。但是,公司倒闭后宣布破产的,有些会转给其他公司经营的,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而且,保险公司破产时会进行清算,会优先支付你的补偿金;如果是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的,可以向接受的保险公司主张你的保险金额和赔偿金。
大体上讲,保险公司破产一般不会影响客户本身已经购买的人寿保险。这和家门口小理财公司推出的那种“理财产品”有本质的区别。
按照现在的形势,国债基本是每次推出都会被抢光。即使客户想增加持有国债的比例,也难以做到。故此,银监会本次的政策推出,实际上对于保险公司是最大的利好,必将把相当部分的避险资金赶到万能险当中去。
今年的金融大趋势仍将是降杠杆。在这样的趋势下,投资者们尽量保持防守阵型,在自己的投资足球队中,少配点前锋,多配点中场和后卫。在金融寒冬中,防守反击方为上策。
独立理财师网坚持在群内进行理财相关知识的“每日讨论”,对此感兴趣的理财师请关注我们的“独立理财师”微信公众号,进群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