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债市可谓是风云变幻。10月22日,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2.635%,创下十年最低水平。多个金融机构投资加杠杆买入长债,当时7天回购利率最高上升到2.91%。债市短端融资成本和长端利率水平出现倒挂,债市多头一度狂欢。
好景不长,10月25日,资金面再度紧缩,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飙升约14个基点,至2.3873%,至少创2015年4月以来新高。而在当晚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在1660亿元6月期MLF到期的情况下,央行一改常态并未续作;第二,市场有传言说央行考虑将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范畴。
资金面开始紧张起来,第二天早上,国债期货与现券双双大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74%的水平。
这也成了债券三年牛市的终点。前天,三则传闻最终击垮了债市,一则传闻为“国海证券两名债券团队负责人出国失联,请廊坊银行代持的100亿元债券浮亏巨大,国海直接不要了,章是萝卜章”;一则为“华龙证券有5亿元利率债交易未按时交割而构成技术性违约,截至12月14日尚未解决”;还有一则是“某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货币基金遭遇投资者巨额赎回,公司可能面临6亿元的巨额赔款”。
虽然14日晚,涉及传闻的几家公司均进行了辟谣,但是15日,中国债市再次遭遇恐慌性下跌。5年、10年期国债期货开盘不久便双双被砸至跌停,为国债期货上市以来首次,尽管日内恐慌情绪曾一度缓解,但午后多个合约又数次触及跌停,截至收盘,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3收跌1.81%,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最终报94.555元;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3也收跌1.16%至97.595元。此外,国债期货远月合约TF1706、T1709双双以跌停价收盘。
考虑到债市一般都要加杠杆,这种走势带来的恶果,不比2015年股灾和上个月的期货爆仓事件轻。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不由得会问,短期理财和货币基金的资金投向很多都是债券。那么,债券市场大幅波动,我们手里的短期理财和货币基金还安全吗?
这次债券市场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央行出手,试图警告债市中的杠杆投资者。
7月下旬以来,金融去杠杆政策接连重磅出场,监管部门先后对理财、基金、债券、票据、万能险、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产品进行了规范和引导,近日中证登、上交所、深交所联合发布《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风控指引》,更加深了市场对债券市场去杠杆的担忧;而在监管重拳频出的同时,央行也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缓慢抬升资金成本,8月下旬,3月期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由此前的2.75%上升至2.80%,随后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紧接着在9月重启29天逆回购操作。如中信证券所言,在此过程中央行“缩短放长”策略意图明显,有意抬升综合资金成本,压制机构加杠杆搏利差的交易策略。
央行使用的绝招,就是掐死短期资金的来源,逼市场参与者自动降杠杆。这种办法以前也使用过,结局就是2013年的“钱荒”1.0版。
我们回顾一下当初的钱荒、处理过程和最后结果。
2013年6月的第一周,一些金融机构由于贷款增长较快,尤其是票据业务增长过快,导致了头寸紧张。在24家主要银行中,有半数银行的新增贷款甚至超过此前一个月的新增贷款,当月前十天的信贷投放就近1万亿元。
6月7日,市场传闻光大银行(3.960, -0.02, -0.50%)对兴业银行(16.550, -0.06, -0.36%)同业拆借到期资金因头寸紧张毁约,导致兴业银行千亿到期资金未收回,两家银行资金面齐告急。光大、兴业虽双双辟谣,但包括隔夜、7天期、14天期、1月和3月在内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飙升,其中,隔夜拆放利率大涨135.9个基点至5.98%。资金交易系统出现历史最长延时,市场大面积出现违约。
6月19日,由于流动性紧张,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导致部分银行机构发生资金违约,银行间市场被迫延迟半小时收市,震动整个金融市场。6月20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Shibor全线上涨,隔夜拆放利率更是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比6%左右的商业贷款利率高出一倍,创下历史新高;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钱荒”进一步升级。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央行总会及时“出手”,通过降准、降息或定向逆回购等方式释放流动性,平抑市场,商业银行也已经习惯于央行在市场资金紧缺时的出手相助。然而这次央行一反常态,不但没有启动逆回购、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反而在6月20日继续发行20亿元央票回笼资金,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资金面加剧收缩,也让市场担忧情绪瞬间达到顶点。
6月25日,Shibor涨跌互现,但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同日,央行发表声明,称近日已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称将适时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平抑短期异常波动,稳定市场预期,保持货币市场稳定。同时表示目前银行间市场利率进一步回落,商业银行备付金充裕,股市暂时见底反弹,流动性危机暂时告一段落。
这次钱荒,令A股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大跌幅接近20%。
是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从拆借市场发端的“钱荒”危机,真正重创的,却是看起来不相关的股票市场。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这次的债市危机仍然是在央行掌控范围内的。只要“央妈”在打完债市“皮孩子”之后,揉揉再给个甜枣吃,危机很可能就度过了。上次钱荒之后,股市走出了波澜壮阔的1849-5178点的行情,而债市也走出了三年大牛市。只要“央妈”还在管着孩儿们,钱荒就不是大事。
短期内,有什么影响?
货币基金类产品流动性很好,因此可能会被缺钱的金融机构大额赎回,导致净值波动,因此最近这类产品是应该规避的。
银行的短期理财则反过来。因为银行理财流动性差,无法提前赎回,反而会避过这次踩踏危机。不但如此,由于在央行真正出手之前,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将会持续高企,银行挂钩货币市场的短期理财反而会获得更超额的收益。当然,从长期来看,这种产品的收益率还会恢复正常。故此,现在购买一个月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有可能享受到“钱荒”带来的好处。不过,购买之前要看清楚回报率哟。
A股受到的影响也会是短期的。但是,在央行正式放水之前,A股资金面肯定是偏紧,大规模的行情不会出现,流动性好的大盘股有可能会出现集中抛售以补充流动资金偏紧的状态。
债市在放水之前,也会处于偏紧的状态。而长期来看,债市未来的走势仍然和货币政策紧密相关。
“央妈”出手教育“皮孩子”,整个市场跟着吃挂落。中国式的金融市场,这种戏剧性的场面不是第一次出现,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朋友们,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学习理财相关知识,不要倒在神仙打架的战场之下。
独立理财师网将继续坚持在群内进行理财相关知识的“每日讨论”,对此感兴趣的理财师请关注我们的“独立理财师”微信公众号,回复y,进群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