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资讯 ——
新华社: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到,到2027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国家物流枢纽体系和现代物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基本形成,现代物流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战略支撑显著增强。
央行:近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
证券时报:深圳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行动方案》全文共14条,《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推动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突破100单、交易总价值突破300亿元,形成一批优秀并购案例,助力深圳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学习时报:低空经济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各地政府要与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健全资本退出等相关机制,拓展多元化退出渠道,助力低空经济在耐心资本的支持下,开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天地。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
工信部: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内外贸市场稳步扩大,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41个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0月份,中小企业生产指数为50.7%,连续6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央行:11月27日,央行开展2683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5%,与上期持平。
新华社: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要求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财联社:外国赴华旅游的热度在持续上涨,各旅游平台上中国相关目的地的搜索热度也在上升,许多外国旅游电商平台上赴华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大增。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去年底以来,中方先后对38个国家实行免签,目前累计同25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将继续致力于便利中外人员往来,欢迎各国朋友们来华感受中国的多彩魅力,共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中国经济网: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尚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央支出比例显然太低了,根据研究,2030年中央本级的支出比例最好提到30%-40%,这样有助于提高治理的效能,降低治理的成本,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解决很多基层政府、地方政府解决不了的很多问题。
央视新闻:市场监管总局批准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筹建国家汽车芯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机构将立足于产业需求,建立起支撑汽车芯片装车适配的检测体系,突破一批国内空白的汽车芯片检测和国产化装车验证技术,建立包含各项性能、可靠性、车规适应性及实车工况用例等汽车芯片检测技术能力。
财联社: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报告中提到,大概两三年以后,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将基本建成,eVTOL也将大批量商业化。eVTOL的市场价格也将从千万逐渐降低,到2030年四五座的eVTOL有望保持在两三百万价格区间,将可能有10万架eVTOL进入家庭或成为空中的士。
界面新闻: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967.4万部,同比增长1.8%,其中,5G手机2672.2万部,同比增长1.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0.1%。
证券时报网:截至11月27日,2024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400亿元,总出票9.46亿张,场次1.32亿,平均票价42.3元。截至目前,今年总票房与去年全年549.53亿元票房相比,差距约150亿元。影片数方面,今年有535部影片上映,去年全年这一数据为617。今年的影院数、银幕数和场次同比小幅增长。
央视网: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一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光传01、02试验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的第4次飞行。
新华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谈鹏团队发现,通过改变锂离子浓度,调控传输与成核动力学之间的匹配程度,可以显著提升锂氧气电池的放电容量。该研究为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空气电池提供了理论指导。
科技日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基于自主操作系统的电力量测设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现取得重大突破,关键核心器件国产化,成功研发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操作系统。
澎湃新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30日,今年上海共成交单价15万元以上豪宅项目至少16个(含同一项目不同批次),共计供应套数超2472套。从成交情况看,10个项目开盘实现“日光”,1项目开盘当日去化率99%,16个项目开盘日共计成交2226套。
—— 行业资讯 ——
中国证券报:据汽车供应链人士获取的文件显示,继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10%引发市场热议后,上汽大通近日也向其供应商致信称,“卷成本”将是2025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目标降本10%。
上汽集团:有消息称,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密切接触。该项目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或将开辟华为目前与车企的三种合作模式(供应商、HI、智选车)以外的全新模式,甚至不排除上汽集团将战略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的可能。有记者向上汽集团和华为方面分别进行了求证,前者表示并不知情,后者则未回复。
证券时报:北京证监局与北京市委金融办联合举办北京辖区并购重组座谈会。北京市委金融办韩旭副主任指出,建议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并购重组业务的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积极为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并购基金、过桥融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华夏时报:今年以来打新“赚钱效应”显著,数据显示,87只上市新股仅1只破发,有58只新股上市首日便实现股价翻倍,占比超过六成,且年内“肉签”频现,最高中一签浮盈17.99万元。
上海证券报:11月份以来,已有24家公司披露前三季度分配预案。截至11月27日,今年拟进行(含已完成)三季报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已达241家,而去年同期为63家;按照基准股本计算,合计分红金额为644.3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81.11亿元。统计显示,三季报分红公司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中国基金报:证监会官网显示,11月26日,四家基金公司集中递交中证A500指数产品募集申请。其中,永赢基金、西藏东财基金、融通基金均申报了中证A500 ETF,华安基金则上报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目前已上报待审批的中证A500指数产品合计达到45只。
优优投顾:11月27日两市出现普涨,蓝筹股全天表现强势,小盘股低位反弹的弹性较大。反弹先锋偏消费题材,包括家电板块、消费电子等,“谷子经济”前日大火后,昨日部分个股晋级涨停。“谷子经济”本身也是大消费中的一类,所以我们看到这两天市场主要是由大消费支撑,穿插着科技题材中的自主可控。我们认为,这一轮反弹蓝筹股有望表现强势。首先,离岸人民币汇率有短期见低点的迹象,后续汇率反弹后有利于外资进入抄底,北向资金偏好蓝筹;其次,多胎概念和大消费概念,都是基于未来扩内需强力政策的预期;最后,近期蓝筹跌幅较强而小微盘股表现坚挺,蓝筹补涨的空间较大。
利率债:11月27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不一,截至北京时间19:52,超长期活跃券2400003收益率上行0.75bp报2.2825%,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上行0.35bp报2.0635%,10年期国开活跃券240215收益率上行0.75bp报2.1400%。5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4收益率下行0.10bp报1.6850%。国债期货涨跌不一,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39%报113.810元,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7%报107.010元。5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
美债:周三(11月27日)纽约尾盘,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5.45个基点,报4.2517%,日内交投于4.3082%-4.2246%区间。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71个基点,报4.2189%,日内交投于4.2519%-4.1880%区间,全天处于下跌状态,整体低开低走。2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77个基点,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73个基点。
浙商固收:根据央企目前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预计未来仍有加杠杆空间。54家发债央企最近一期末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1.48%,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为62.24%,虽然超过预警线,但未超过重点监管线,未来70%债务率水平仍较为刚性。按照70%资产负债率监管线测算,央企仍有18.81万亿元增量发债规模空间。
—— 国际资讯 ——
证券时报网:韩国财政部表示,计划明年推出14万亿韩元(约合1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以支持其芯片产业。韩国还寻求加大芯片公司的税收减免力度,并计划到2030年投资4万亿韩元,创建人工智能(AI)计算中心。
科创板日报: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OpenAI近日获得了日本科技投资巨头软银15亿美元的新投资。这是OpenAI 10月最近一次融资的补充,OpenAI当时以1570亿美元估值获得的66亿美元融资。
IT之家:根据苹果公司最新获批专利,其安全摄像头通过AI技术,即使在无法清晰捕捉面部的情况下也能识别用户。根据专利描述,苹果公司的安全摄像头将深度整合Apple Intelligence技能,可以超越现有人体检测和人脸识别技术。
—— 内地市场 ——
【市场表现】市场全天V型反弹,创业板指领涨,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超9%。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538亿。板块方面,IP经济、游戏、风电、卫星导航等板块涨幅居前,石油加工、化肥、供销社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涨1.53%,深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2.73%
【今日关注】深圳今日发布《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在总体目标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将深圳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投融资活跃区、技术和产业并购交易集聚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示范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先行地、创新资本生态健康规范先导区。推动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突破100单、交易总价值突破300亿元,形成一批优秀并购案例,发挥示范作用。
—— 香港市场 ——
【市场表现】港股迎来反弹,三大指数午后均有拉升行情。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61%,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涨2.32%及2.57%。盘面上,核心科技股领衔上攻,其他热点方向上,半导体、券商、地产等主流行业齐涨。此外,生物医药、汽车、消费电子、光伏、AI软件股继续活跃。下跌的个股中,则以低价股及小盘股居多。
【今日关注】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27日在微博上发文表示,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近日,网传一封有关比亚迪乘用车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邮件称,2025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比亚迪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因此比亚迪对供应商所供货产品提出要求,即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 新加坡市场 ——
【市场表现】美国隔夜股市上扬、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0%关税,致使星期三(11月27日)的亚太股市起落参半。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闭市微跌0.12%,或4.30点,收报3708.09,保持在3700点以上。本地股市全天的交易量明显下跌,只有9亿5736万股,交易额10亿9000万元, 上升股265只,下跌股215只。
【今日关注】由于收入增长超过了债务积累,自2021年第四季以来,新加坡的家庭总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整体上,本地家庭保持良好的财务韧性,资产负债表稳健,信贷素质良好。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星期三(11月27日)发布的《金融稳定评估》报告,截至今年第三季,新加坡家庭总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1.1倍,连续第12个季度下降,且低于15年的平均1.4倍。
—— 欧美市场 ——
【市场表现】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跌,微软跌逾1%,领跌道指。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跌0.75%,特斯拉、英伟达跌超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83%。美债收益率全线走低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3.9个基点报4.268% ,美元指数跌0.77%报106.06 ,COMEX黄金期货涨0.58%报2636.4美元/盎司,布油2025年2月合约涨0.06%,报72.36美元/桶。
【今日关注】欧洲央行的“鹰派”执委伊莎贝尔·施纳贝尔发出警告称,欧央行需要警惕降息幅度过大,因为现在的政策利率水平已经接近不再抑制经济的中性水平了。这一番话也引发了市场的激烈讨论,一方面投资者预期欧央行会在2025年进一步大幅降息,与此同时欧元区经济愈发显现颓势,客观上也支撑了快速降息的逻辑。受此影响,近期伴随着“强美元”大幅走弱的欧元短线反弹,重新站上1.05关口。自从今年6月启动降息以来,欧洲央行的存款机制利率已经从4%降至3.25%,主要再融资利率和边际借贷利率都已经下调了110个基点,目前分别为3.40%和3.65%。市场目前也预期,欧央行会在12月继续降息,并在2025年底前共降息1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