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观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伪私募将不能备案了

PART

1

“伪私募”将不能备案了!


12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正式下发了酝酿已久的新版《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2019版)》(下称《须知》)。

根据《须知》规定,以下五类情形(见下图,下统称非标融资活动)不具有“基金”属性,其产品备案将不再获得备案受理。

  1. 变相从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或直接投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

  2. 从事经常性、经营性民间借贷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从事上述活动;

  3. 通过设置无条件刚性回购安排变相从事借贷活动,基金收益不予投资标的经营业绩或收益挂钩的;

  4. 投向保理、融资租赁、典当等《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七)》所提及的与私募基金相冲突业务的资产、股权或收(受)益权。

  5. 通过投资合伙企业、公司、资管产品等方式间接或变相从事上述业务的。

按照《须知》提出的时间表,新规将按“新老划断”原则在4月1日起执行,而9月1日起,存量的“问题产品”也将不得再开展滚动发行、新增募集、新增底层投资等行为,到期只能终止。

这意味着,还有不到一年时间,多种伪私募的非标融资活动将在私募基金备案环节得到出清。


PART

2

“伪私募”有哪些特点?


公开募集。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没有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

保本保息。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以投资标的大股东个人担保、投资标的关联机构担保等方式,承诺给予投资者保本、承诺给予投资者固定收益、承诺定期付息等。

名基实贷。没有主动的风险管理,约定由基金管理人关联方、投资标的大股东或关联方溢价回购,从而达到变相从事放贷业务的目的。

未到协会备案。以私募基金名义宣传、募集,但并未到基金业协会办理产品备案手续。


PART

3

“伪私募”有多危险?

      日前,诺亚财富旗下私募宣布踩雷,金额高达34亿。今年上半年以来,基金业协会已经公布了4批失联私募的名单,失联数量共计268家,较去年上半年的163家增加了64.42%。证券时报记者梳理了多数爆雷私募发现,他们管理的产品大多属于典型的高收益,产品对接的多是房地产项目、融资平台、基建项目、影视项目等,或者是踩雷上市公司,最后演变成非法集资、挪用资金等乱象。

    

      一家深圳私募称,股权私募中,可能有一半以上都采用的明股实债的模式。以永柏资本66亿元兑付危机为例,其中,有31亿地产基金逾期,其爆雷背后无疑与“明股实债”模式脱不开干系。

      总之, 引爆私募兑付危机最多的当属“明股实债”模式。


©2024  北京融益财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3096号

客服热线:13910754318 客服邮箱 :13910754318@139.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郎家园10号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B区3楼 网站开发:壹云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