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观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保全和传承

保全和传承

财富教育故事三篇


  1992年,当我辗转回到以色列的时候,13岁的老大、12岁的老二和10岁的小女儿都还暂时留在中国 。

  我的春卷小摊,每天能赚到十来个谢克尔。当我的小摊生意慢慢稳定下来以后,19935月,我把3个孩子都接到了以色列。孩子们初到以色列的时候,受到了不少邻居们的责难。

  一天, 当3个孩子围坐在小炉子旁边等我做饭的时候,邻居过来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

  邻居转过头训斥我:“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邻居的话很伤人,我和老大都很难受, 回家后,我安慰老大:“没事的,妈妈能撑住,我喜欢照顾你们。”可是,老大说:“也许,她说得没错,妈妈,让我试着去照顾弟弟妹妹吧…”

  第二天是祈祷日,孩子们中午就放学了。来到我的小摊,老大坐在我旁边,学着我的样子把打好的春卷皮包上馅,卷成成品,然后入油锅去炸。他的动作一开始有些笨拙, 但是后来越来越熟练…

  老大身上的转变大得连我自己都想不到,除了帮我做春卷,他还提出由他们带做好的春卷去学校卖给同学。

  每天早上,他和弟弟妹妹每人带20个春卷去学校,放学回来的时候,会把每人10谢克尔的卖春卷收入全部上交给我。我觉得很心酸 ,让他们小小年龄就要担起生活的担子。可是,他们没有表现出我想象的那种委屈,他们说他们慢慢开始喜欢这种赚钱的感觉了。

  邻居太太经常来跟我聊天 ,告诉我正规的犹太家庭应该如何运作,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犹太人从来不觉得赚钱是一个需要到达一定年龄才能开展的活动,与中国的“教育从娃娃抓起” 一样,他们始终觉得“赚钱从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邻居太太告诉我,在犹太家庭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手段比较残酷,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但是,孩子们在学校也被灌输着这样的理念。 他们比我更容易地接受了这种犹太法则。于是,我决定改变以前在国内对孩子们的习惯,试着培养他们成为犹太人。

  首先,我们家确立了有偿生活机制,家中所有东西都不再无偿使用,包括我这个母亲提供的餐食和服务。在家吃一顿饭,需要支付给我100雅戈洛的成本费用,洗一次衣服需要支付50雅戈洛…在收取费用的同时,我给予他们赚钱的机会,我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他们带到学校后,可以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可自由支配。

  第一天下午回来以后,我得知3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老三比较老实,按照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赚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则使用了批发手段,40雅戈洛一个直接将春卷全部卖给了学校餐厅,尽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润,但他告诉我餐厅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去;老大的方式比较出人意料,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由他主讲中国国内的见闻,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每个春卷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个听众,入场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缴学校500雅戈洛的场地费用后,利润1500雅戈洛。

  除了老三的方法在我意料以内之外,老大和老二的经营方式都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真的没有料到,只在短短数日之 间,以前只会黏着我撒娇的孩子就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小犹太商人。

  他们的学业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老师授课的内容很对他们胃口,因为没有奉献精神之类的说教。老师问过他们这样一个问题:“当遭到异教徒的袭击,必须逃命的时候,你会带着什么逃走?”对于这个问题,回答“钱”或“宝石”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无论是钱还是宝石,一旦被夺走就会完全失去。正确的答案是“教育”。与财物不同,只要人活着,教育就不可能被别人夺走。他们很赞赏老师说的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将来成为富翁,就学好眼前的东西,它们将来都会大有用处的…”

  当老大在法律课上学习了移民法后,他告诉我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应该可以去移民局领取安家费。我半信半疑去了,结果一下领回了6000谢克尔的安家费,这对我们一家来说可是一笔了不得的财产。

  然后,老大跟我说因为他给我提供了信息,我应该付给他10%的酬金。我犹豫很久,终于决定把600谢克尔这笔大钱给他,他拿到钱后,给我和弟弟妹妹都买了很漂亮的礼物,剩下的钱,他说他会拿去变成更多的钱。老大用这笔酬金邮购了一批在国内很便宜的文具,然后去学校进行售卖,利润再投入继续进货,1年以后,他户头上 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2000谢克尔。

  尽管老大很会赚钱,但在实际上,老二比他更能领会犹太法则的精髓,犹太人共同的一点是,从事那些不用投入本钱的行业,从事其它人不做的、无须花钱和投资的工作。当老大在利用国内的资源赚钱的时候,老二也在如此做着,不过,他赚的是不需要成本的精神领域的利润。老二以他14岁的年龄和文笔 ,竟然在报纸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专门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每周交稿2篇,每篇1000字,每月8000雅戈洛。

  老三是女孩子,因为比较矜持,也没有展露出赚钱方面的才能,但是我在她身上欣慰地看到了犹太人对生活的乐观和优雅。她学会了煮茶和做点心, 每天晚上,她会精心煮一壶红茶,配上她自创的口味不同的点心,一家人围坐下来边吃边聊天,老三的点心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两个哥哥都很喜欢。不过,这些点心不是免费的,两个哥哥支付的点心费用, 刨开成本和每天需要交给我的费用外,老三也能活得很滋润。

  当我们家的资金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合资开办了我们家的中国餐厅。我占40%股份、老大30%、老二20%、老三10%。

  随后的高考中,老大进入了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他说他要成为专业的旅游人才,然后去以色列开办自己的旅游公司,垄断经营中国游;第二年,老二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他说他的理想是当一个作家 ,在不需任何投资和奉献的前提下赚取利润;老三说她会去学中国厨艺,当一个顶级的糕点师,然后去开办全以色列最好的糕点店…

  回国以后,我发觉很多中国父母都活在一种左右摇摆的矛盾心态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大富翁,却又似乎害怕孩子过早地沉迷于金钱。就好像,既希望孩子将来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却又害怕孩子现在会早恋一样。这句话很难说吗?

 其实只是简单的一句:“孩子,我想当一个富豪的妈妈…”  (文字节选/以色列国家钻石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莎拉)

                             

孩子,我想你继续当富豪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在艰难、复杂环境中拼搏出来的佼佼者们,成为当今中国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随之而来的舒适环境使他们的孩子缺少历练机会,遇事无论大小,第一反应找老爸。就连调个座位、换个班级,都要老爸找老师、找校长、甚至找到教育部门的局长、厅长。表面上,家长依靠自身人脉为孩子化解了困难,实际上却使孩子彻底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而平日里叱咤风云的领导与企业家们,因为职业病尤其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使孩子过于依赖家庭资源,缺乏独立生活、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以至于换灯泡之类的生活小事也不知从何下手。 
  

   再来看看西方百强家族的接班人在同个年龄段都做了些什么希拉里·克林顿,13岁就开始协助总统竞选,并在此期间发现了尼克松总统竞选丑闻的证据;三星电子的继承人金圣柱,17岁时就游历37个国家、出版了韩国历史上排位第二的畅销书;作为IBM副总裁之子的比尔·盖茨,19岁时就设计了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在欧美国家,对如何培养成熟的企业接班人,从社会、学校、家庭至个人,每一层级对此问题都有清楚的认识。一个500强企业的接班人不仅需要出色的学术能力,更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突破性的创新能力等。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已经养成了家长孩子向分看的习惯。要解决中国500强企业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必须人为地完善该教育模型所需的专家、平台和资源等因素,以弥补目前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在教育意识上的断层。

  17接班人创办百万慈善基金。毛(化名),来自年产值800亿的中国家族。年仅17岁的他亲手创办并募集了一个百万级的慈善基金,并被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顶级名校竞相录取。毛毛的父亲是深圳一家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控股6家上市公司,年产值逾800亿,排在胡润全球富豪榜的998位。由三个保姆带大的毛毛,在学业之余周游了21个国家、操盘了近百万的股票交易、并在高中阶段为青年政治家的培养创办了一支慈善基金。谈及由自己发起并管理的慈善基金,毛毛显示出极大的热情,他告诉记者,他已邀请到德意志银行、怡和集团的主席担任顾问,更邀请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青年政治家们授课。“通过这支基金,我希望让16-21岁之间、对政治经济感兴趣的同龄人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实战的机会。因为我相信,现在三年的培养可超越未来三十年的打拼。

  在谈及为毛毛订制的教育方案时,他的父亲坦言,一年100万的学费虽不便宜,但当时打动他的是英豪陈舒校长的一个问题—“全球200个国家元首、5000个财阀高管、100万个部级官员都想把孩子送去哈佛、剑桥……和他们比财力和权力,您能脱颖而出吗?这位在全球富豪榜排名998位的家长,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孩子的起点远落后于西方百强家族。

 

   哈佛大学每年在全球招生3000人,要的不仅是成绩好的学生,而是三十年后能荣获诺贝尔奖、能成为世界百强企业CEO的学生。哈佛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备这种潜力?通过对孩子学术、思维、创新、实践、视野、礼仪乃至家庭背景等要素的考量!英豪剑桥国际高中的陈舒校长这样分享他对顶尖大学择录标准的理解。

 

   在中国,资产过亿的家庭都拥有足够的财力、资源、人脉去支持孩子的成长。然而如何运用这些资本、专家和朋友圈的力量为孩子订制更优质的教育方案,令许多家庭束手无策。

           

孩子,我想我留给你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


陈天桥 盛大网络董事长 “当父亲比当首富更重要。” 
   郭凡生 慧聪集团董事长 孩子应当有自己的生活选择。 如果让我替她选择,我就让她做小学老师或医生,有一个轻松的工作,嫁一个好丈夫,那会很幸福。 
   楼忠福 广厦控股集团董事长 塑造出来的,未必是真实的。 如果不当兵,我更加希望儿子去从政,做一个公务员。 
   钱金波 红蜻蜓集团董事长 “以后我女儿要送去英国,儿子要送到美国。英国传统深厚,是绅士国家,比较含蓄,适合活泼开朗的女儿;而美国是移民国家,热情开放富于创新精神,适合沉稳低调的儿子。 ” 
   南存辉 正泰集团董事长 “我常常给小孩子们讲,我可能不会有很多的金钱留给你们,但我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更可宝贵。还包括现在对你们的教育,使你们能够获得学习的能力。” 
   郭家学 东盛集团董事长 从小要自立,在正常状态下去生活学习。 我绝对不会让她干企业。我们不能让他一辈子处于这种痛苦的压力之下。 
   余进华 吉尔达鞋业公司总经理 儿子在温州一个重点学校念书,一般早上花10块钱打车到学校,下午则自己走40多分钟的路回家。每天的零用钱控制在5块钱左右,回来还要报账。中午和同学们一道在学校食堂 吃饭 。一次,儿子因为人太多,不想排队了,到外面花几十块钱吃了一顿麦当劳,结果遭到了父亲的批评。 
   吴良定 中宝企业集团董事长 对子女的要求是四句话:知书达理、风度翩翩、满腹经纶、奉献社会。 
   黄如论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 对孩子非常严厉。长子黄涛读书时,因身体有病,打电话让父亲派车接,遭拒绝。 其子黄涛现任世纪金源集团副总裁。 
   曹德旺 福耀集团董事长 当时儿子曹晖为了多挣工钱,经常替同车间的工友三班倒,一天上班的时间常常达到10多个小时,并落下个“曹氏葛朗台”的雅号,“与工人同吃同住,吃得了苦。” 
   郑秀康 康奈集团总裁 女儿刚学走路的时候,想自己爬到床上去,他不是把抱上去,而是拿了一个脸盘来,在女儿面前示范着,把脸盘倒过来放到地上,让女儿先站在脸盘上再爬上去。 
   李兴浩 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些年来,老婆自己工作有工资拿,我也就不额外给她钱,家用和孩子的零用钱都是她来付,我管大一些的开支,比如孩子的教育经费。但是家用真的花很少钱,我们都很节约。 
   荣海 西安海星集团总裁 我比较欣赏美国的教育方式——重视对人的 素质教育 。我相信,有了健全的人格,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王林祥 鄂尔多斯集团董事长 “要找工作,我不会帮她,不会安排她到我的公司里来。她来接我的班是完全不可能的,她自己的路就让她自己去走吧。” 
   尹明善 重庆力帆董事长 “我有一儿一女,女儿还小,正在念书,儿子已经在企业里给我帮忙,但是他对经营企业的兴趣并不那么浓厚,不像我是个工作狂,他显然并不想当这个什么董事长,那也只好由他了。” 
   昝圣达 综艺股份董事长 我几乎没有打骂过女儿,但也从不过分宠爱她,对她不合理的要求绝不满足。面对 任性 的孩子,有些家长一味迁就,怕孩子受苦。然而这样做,事实上不会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家长要真爱孩子的话,就要从小严格要求孩子、严格训练孩子,不要让他们养成任性的毛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不懂事时的任性已荡然无存。如今,她依然很有个性,很自信,很要强,但不自负。 
   牛根生 蒙牛集团总裁 不能留给子女太多财富,那会“坏了他们”,“我活着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离开了人世,他生活有问题了,是他自己的事情”。 
   任运良 大连华丰集团董事长 我之所以希望我的孩子们能跟有素质的人交往,一方面是希望他们能就此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们能通过这种交往,对自身的提高、事业的发展有好处。 
   杨卓舒 卓达集团总裁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第一条要做到的是品格好。要善良,正直,有责任心,悲天悯人,终生不变的是高贵情感。 
   缪寿良 深圳富源集团董事长 我的儿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目前富源在英国的物业就由我儿子管理。 
   黄巧灵 宋城集团董事长 只要父母不把财富当一回事,孩子当然也就不会当回事。孩子的言行是受父母影响的。我的收入中有2000元是给女儿的,这里面包括她一年的学费和零花钱。我会告诉她:"在这个范围里,你可以自己支配,可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不行了。 
   刘永行 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受到特别待遇,我很少给他特别的感觉。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懂得行善的重要性,这是我最宽慰的。 
   傅军 新华联集团董事长 我认为,父母如果经常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就会让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会让孩子失去应有的自信和勇气,更会使孩子感到危机。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超常的、过分的爱及给予,引起的负效应是危险的——无疑是告诉孩子“可以依赖父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难以有所作为。 
   吴瑞林 侨兴集团主席 常为当年耽搁孩子的读书而自责、而追悔莫及。吴瑞林多年考察儿子们不放心的地方:”判断力不强,魄力不大,难成大气。” 
   陶新康 新高潮集团董事长 让我的孩子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去学习。男孩要学金融、学经济管理,以弥补我的不足,将来可以到我的企业来工作。女孩要学的东西可多啦,比如,艺术,法律,建筑。女孩子可塑性非常之大。 孩子要选择世界一流的学校,但不要选择一流的生活设施。我的观念是,环境舒适而没有忧虑。我和我太太对孩子的管教严格,我们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有有平民意识。 
   赵章光 章光101总裁 对于孩子你首先就是要放开,引导他。不要硬拉,要引导他这个很关键。每个人都有脾气,他到一定时间会想起来那个事我爸爸说得对。你千万不能硬拉着他,这个很关键。也就是说“放手养鱼”。适当的时候指点指点他。第二个花钱问题很关键,作为家庭稍微富裕点的父母,别太抠,该花就花。大学刚刚毕业我就让我的孩子去学车,我的老伴说学车多危险,可你让他学他也高兴。他们特别想开,你不让他开偷偷出去开会出事情。所以我的孩子大学刚刚毕业就让他们学车去。

©2025  北京融益财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3096号

客服热线:13910754318 客服邮箱 :13910754318@139.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郎家园10号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B区3楼 网站开发:壹云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